青年旅舍、公益书屋、露天剧场和活动中心,这些一般出现在城市里的配套设施出现在一个位于大山脚下的古村落里。小村落是怎么变的呢?这还得从2018年说起。那一年,90后女孩刘琳来到安徽天柱山脚下的万涧村,她和村民们说自己是从北京来的乡村规划师,要给这个古村落规划未来发展。从此她就住在了村里。
刘琳有个习惯,会将每天的工作内容写在记录本上,如今已经写了30多本。乡村规划师具体是干什么工作的?她的记录本上写了些什么内容?大城市来的小年轻能给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做好规划吗?对于她的到来,村民们一度议论纷纷。
长期驻村 为村落发展出谋划策
(资料图片)
乡村规划师究竟是干什么的?原来,2017年,安徽省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传统村落保护试点工作,刘琳是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派驻到这里的。乡村规划师不是画几张图纸、写几页方案就走,而是要长期住在村子里,为村子的发展出谋划策。既要想办法提升村民的经济收入、又要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还要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潜山市的万涧村有很多古建筑亟待保护。乡村规划师进村第一件事就是要改造老屋。
2020年十一假期,刘琳从2日下午开始讨论改造方案,一直讨论到晚上10点返回休息。3日,与施工方一起去看老屋现场,之后继续讨论改造方案。在刘琳进村之后,陆续又有一些热爱乡村工作的年轻人,从天南海北来到万涧村,加入她的乡村规划师团队。
老屋年久失修 村落空心化严重
刘琳,1991年出生,五年前从北京来到万涧村,成了这里的乡村规划师。她可是带着任务来的。四川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她,进入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2017年,安徽省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传统村落保护试点工作,潜山市的万涧村成为试点村落之一,2018年刘琳就被派来了这里。
乡村规划师 刘琳:规划其实是偏统筹前瞻,事实上它真的是能够去统筹当下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乡村的发展路径。
万涧村是天柱山脚下的一个传统古村落,在狭长地带,沿着溪流山涧,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古民居。这里的杨家老宅、杨家花屋等古建筑,已有400多年历史。刘琳刚到万涧村时,看到的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荒草没膝的撂荒土地和年久失修的老屋。
乡村规划师 刘琳:其实我老家本身也是农村的,我很清楚乡村的孩子经过学习,然后慢慢地远离乡土。让我真正的坚持说乡村的事儿可以干,其实是在我现在的单位。我认为从规划的视角,去介入乡村是一个比较好的路径。 我记得2018年我刚来的时候,这个地方经常下雨,每一次下雨的时候我都要拿着我的手机,去花屋、老屋拍那些快要倒的房子,我特别担心就是我还没做什么,它已经倒了。
传统建筑保护性维修,是刘琳刚来到这里就着手去做的第一件事,要在“保护古村落传统风貌”和“提高村民宜居性”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刘琳和团队小伙伴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在刘琳看来,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现场协调,遇到问题时团队可以一起商量,最终都能想办法解决。而最让她头疼和无奈的,就是当初村民们的误解和质疑。
然而,刘琳并没有因此灰心,她和伙伴们仔细琢磨,逐渐找到了打破误解的办法。他们开始走家入户,主动和村民们聊天,真诚交往。有位老人在村里干保洁,刘琳就帮着他一起干活,从此他们成了忘年交。
记录本记录老屋改造工作的点点滴滴
刘琳把自己在村子里经历的大事小情的都记到本子上,五年来,这样的笔记她写了30多本。
改造老屋事务繁杂,一点一滴都被刘琳记在了记录本上。正是这种扎扎实实、真心实意的态度,让万涧村村民们真的把这些远道而来的乡村规划师当成自家人,放心把村落交给他们规划。
规划师们各显专长 帮助村民增收
一边进行老屋改造,另一边,规划师开始谋划着帮助村民们增收。团队里有一名从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的年轻人,叫许浩。他提出把村里的撂荒地利用起来,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带领村民们种植金丝皇菊等农产品。另一名规划师孙艺鸣则擅长拍摄视频,正好可以承担农产品的推广工作。
他们先征得村干部的同意,组建起了一个专业合作社,名为“回味乡愁”。村民们可以用入股的形式进行参与,定期获得收益。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的老芮,是土生土长的万涧村人,在外打拼了大半辈子,骨子里的“思乡情结”又让他回到了这里。
回味乡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芮品高:我们在菊花田里面种菊花,上山采竹笋,最多的一年有1万多2万块钱。
孙艺鸣在刘琳团队中负责宣传运营,当初她来到万涧村本想要拍一部关于中国乡村的纪录片,但拍着拍着,她便爱上这里、留了下来,加入乡村规划师的团队中。前不久,她开始筹划如何提高村里农产品的知名度,擅长拍视频的优势也发挥了作用。
乡村规划师 刘琳:我们本身在做陪伴式的乡村规划,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去筛选一些合作团队,有建筑、有景观、有投融资,有各种农业的,我们其实打的是一个配合战,一步一步地带着村民跟上来,一起去做。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已经剥离开了建的过程,而是说我建、管、用,怎么样在地化可持续运营下去,因为村子还是村民的村子,它不应该成为游客的村子,而应该成为本地人的村子。
帮助村民成立社团 陪伴式乡村规划
村子里环境变好了,村民们收入增加了。规划师们开始布局如何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过得更快乐。规划师们为万涧村规划了一系列社团,老年协会、书屋小馆长办公室、诗歌协会、戏剧协会……为这些组织的发展规划了大致方向,希望实现高度村民互助,村民自治、社会共助的模式。在刘琳画下发展路径图两年之后的今天,这些一一落地了。
维修老屋、添景造绿,在这群年轻规划师们的带动下,古老的村落越来越美。这里闲置的5000多平方米老屋,还被系统改造成了社区公共空间,有老年活动中心、儿童图书馆,还有青年旅社和旅游服务中心。看到村子发生着实实在在的新变化,刘琳他们成了如今村民们口中的“好孩子”。
万涧村村民 李楠云:孩子在我们村里,帮我们家搞得是很好的,一切都是很棒的,我们就一直都想协助他们,很努力。
乡村规划师们骑电动车、拿着喇叭喊,向村民们进行活动宣传。
乡村规划师 陈雪梅:整个村子非常地狭长,村民也都是依着小河来修建的房子,所以我们如果不拿着喇叭去喊,可能我们在下涧办活动上涧的人压根就不知道。
如今,在乡村规划师们的带动下,村民们一起努力,不仅让乡村建设发生着改变,大家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乡村规划师 刘琳:万涧村只有二三十个留守的孩子,在我看来就是这二三十个孩子,就是这个村子的希望,是可能以后有机会,会回到这个地方的。
乡村规划师 陈雪梅:教育它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持之以恒,更多的是一种陪伴式的成长,就是跟他们一起慢慢成长。
为青春留下记忆 为乡村注入活力
看了乡村规划师和古村落的故事。我们理解了乡村规划师不只是规划建筑,建了之后要管,管了之后要可持续地用好。不是画一张很美的规划图丢给村民,而是陪伴式地和村民一起把规划变成现实。
来到万涧村的刘琳已经开始介入到下一个乡村的规划工作当中。她的工作记录本描绘着湖北省丹江口市蔡湾村的未来。刘琳说,她希望以后能帮很多乡村进行规划,就像集邮一样,把这一个个规划建设后的“和美乡村”贴满自己的青春之路。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