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乐行琅琊山_天天简讯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23-06-08 15:17:44

与友人结伴去安徽滁州的琅琊山,访醉翁亭、登琅琊阁、游琅琊寺。

一进山门,便听到泉水流动的潺潺之声,上行800米,醉翁亭便出现在眼前。“有亭翼然”四个蓝灰色的字,刻在古旧的浅黄色石墙之上,在稀疏的紫荆花枝浅浅地掩映下,显得更加刚劲古朴,给人振奋之感,“文山”的气象扑面而来。

踏过石门槛,右行几步,一座飞檐亭出现在眼前。“醉翁亭”,苏轼亲书的三个大字,将我一下拉回到少年时代,捧读中学语文课本:“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我在亭中坐了一会,想象着当年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心态,因景生情,不由得佩服之至!


(资料图)

离开醉翁亭,左行数步,一棵欧阳修亲植的梅树,遒劲地出现了。此树树龄虽已近千年,依然老当益壮,位列中国“四大寿梅”之首。不久前,它刚开过如雪般的繁花,芬芳满亭园;而今满枝的嫩叶,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如同一代文宗欧阳修的诗文。

再朝左行,便是一块块刻有《醉翁亭记》的碑,其中又以文徵明的草书最为抢眼,全文一气呵成,疏朗大方,错落有致。接着左行,便见一奇石,名为“菱溪石”。菱溪石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孔,曾有古人在其最下端的一个孔中点火生烟,结果孔孔都冒出烟来,说明孔孔相通。欧阳修特意为它作文《菱溪大石》,详细记录下寻得它的过程,并称之:“南轩旁列千万峰,曾未有此石嶙峋,乃知异物世少有”,北宋书法家米芾用行书抄了此文。

再行,便见曲水蜿蜒、磬石桌,欧阳修曾在此雅集。看完了醉翁亭及其附属院,我们继续上行,朝山顶上的琅琊阁去。

琅琊山,并不是一座险峻的山,也算不上高,最高峰只有321米。一路水声相伴,泉水清澈见底,流进小潭、宽湖,潭水深蓝,湖水碧绿,丰沛的水源,让欧阳修等人可以很容易实现“曲水流觞”。

除了流水声,还有鸟鸣之声,叽叽喳喳,咕咕啾啾,让空旷幽静的山间,有了灵动的欢快。

天蹊云径,是琅琊山最陡峭的一段向上之路,有727级台阶,可达琅琊山东南的制高点——南天门。南天门上有琅琊阁、会峰亭、碧霞宫等古建筑群。攀天蹊云径很不容易,相当累,好在一路有秀木相伴,花草紧随。步入南天门,登上琅琊阁,凭栏望去,顿感心旷神怡!四周皆是高高低低连绵不绝的苍翠碧绿的群山,盘山公路如一条洁白的玉带,盘串在悦目的春山之中。

站到阁顶,则有种山高人为峰的感觉,所见之物,皆在眼底,春风浩荡地吹过脸颊,敞开胸怀,舒畅极了,令人不忍离开。

下山快到山脚时,便看见红砖灰瓦的百年琅琊寺。这里处处花木相伴,有多棵树龄达百年的榉树,苍老粗黑,长满密密麻麻的嫩绿小叶,呈现出春到琅琊山的蓬勃生命力。

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暮色开启,我们只得步行下山。此时,鸟儿叫得更欢快了。路上,见到一只小松鼠在觅食,古灵精怪,跳上跳下。更让我惊喜的是,在一石桥的涵洞里,竟藏着一只黑灰色的小浣熊,时而出来觅食,时而钻进洞中,似乎既怕人又不怕人,跟我们在躲猫猫,其快乐的心态,应该远大于害怕,禽鸟皆乐哉!

上山下山的途中,我遇见不少大学生,一问才知,山脚下有3所高校。学习之余,他们都乐于放下手机,来爬爬山。常在文山之间走走,既陶冶情操,又锻炼身体,不亦乐乎。(徐立新)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